咖思漫 > 杂谈 > 正文

​罗马共和国早期,“面包与马戏”现象的起源与发展

2024-10-20 00:26 来源:咖思漫 点击:

罗马共和国早期,“面包与马戏”现象的起源与发展

#历史开讲#

“面包”与“马戏”现象作为两种社会现象,分别独立起源于罗马共和国早期,但它们产生和发展的路径与发展轨迹颇为类似,而且目的指向和性质相同。因此,自罗马讽刺诗人尤维纳利斯率先提出“面包与马戏”一词后,后续帝国时代的学者们纷纷效仿,将“面包与马戏”视为一体,当作一种现象进行讨论。

“面包与马戏”现象的起源与初步发展

首先考察“面包”现象,指出它起源于共和国早期的私人慷慨捐助行为,至格拉古时期,“面包”现象开始从私人行为转变为国家行为。“马戏”现象,指出相较于“面包”现象起源更早,类型也更为多样。

其类型主要包括:角斗竞技、赛车表演、海战竞技、斗兽表演和戏剧表演等。然后,考察“面包与马戏”现象在共和国早中期的初步发展。“面包与马戏”在共和国早中期具有活动形式初具规模和举办频率缓慢上升的表现与特征。最后,指出“面包与马戏”获得初步发展的原因,分别有城邦国家的制度因素、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和罗马独特的历史环境等因素。

“面包”现象的起源

作为一种福利现象,罗马共和国的“面包”现象历史悠久。在共和国早期,最初为缓解民众的生存困难,一些富裕的私人具有主动向民众捐赠或者廉价出售谷物与油料等物质生活资料的传统。

这一惯例做法在共和国后期获得了实质性的发展,除了私人发放之外,罗马开始以国家为行为主体,大规模向民众发放廉价或免费粮食,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罗马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富裕者在特殊时期向民众捐赠粮食的传统惯例。例如早在公元前439年,富人曼利乌斯就自费购买了小麦,并以低价或免费的方式发放给正在遭遇饥荒的平民。这是一种个人行为与传统。此后,在上述传统之下,国家加入“面包”发放的行列。

其次,向民众发售粮食成为国家临时举措。富人私人行为后,国家开始在灾荒年份向民众提供粮食,多由政府公职人员如营造官主导。例如,公元前203年,营造官瓦列里乌斯和法比乌斯按每摩的4阿斯的价格分区向民众发放小麦。公元前196年,营造官弗尔维乌斯和盖乌斯按每摩的2阿斯的价格向民众发放了100万摩的小麦。

由此可知,在共和国早中期,这不是纯粹的富人行为,以官员为代表的国家在其中发挥了作用。最后,发放粮食成为国家常规举措。至格拉古时期,发放粮食等举措开始从私人行为转变为国家行为,并作为一种法案制度运行于罗马。公元前124年,盖约·格拉古在当选保民官后,为了获得民众支持,提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提案,主张政府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公民出售粮食。

此举是盖约·格拉古试图解决罗马城内民众的生存困境从而提出的。公元前2世纪末,意大利地区出现了粮食短缺的现象,粮食价格上涨,而粮食价格的上涨对罗马民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威胁了民众的生存。可以说粮食法案的提出不仅缓解了民众的生存困难,而且也获得了民众的支持。因为这一提案,盖约·格拉古迅速取得了人民领袖的地位。

在相关的原始史料中,普鲁塔克表明盖约·格拉古的粮食法案是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进行出售”,对于粮食售价等信息,却未有过多提及。阿庇安也只是将粮食法案定义为一种“讨好平民的政治策略”。

虽然他们对盖约·格拉古的改革大多持反对意见,并指责这种措施的施行,可能会导致民众的懒惰情绪,还会造成了国库财富的流失,不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但不可否认的是粮食法案的颁布深受罗马民众特别是底层平民的欢迎。

总之,从私人捐赠行为,到国家零星发放“面包”福利,再到国家颁布相关制度,可以看出“面包”现象发生了阶段性的转变。而格拉古颁布的粮食法案对罗马“面包”现象的最终形成十分重要,意义重大。

从平民角度来说,根据法律,国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将粮食卖给民众,这一法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罗马最贫苦民众所受的粮食价格频繁波动之苦。从国家角度来说,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即使在盖约·格拉古自杀之后,他颁布的粮食法案也没有遭到敌人的废弃,由此可见这一措施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马戏”现象的起源

“马戏”主要指的是罗马社会大规模的公共娱乐活动。相较于“面包”现象,“马戏”现象起源更早,类型也更加多样。其类型主要包括:角斗竞技、赛车表演、海战竞技、斗兽表演和戏剧表演等。其中角斗竞技最能代表罗马的民族特点,影响也最为深远。赛车表演则是开展规模最大,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持续时间最长的表演。

至于海战竞技和斗兽表演,则是显贵阶层为了满足猎奇心理和炫耀自身财力而开展的,其规模和影响力远比不上前两者。因此,我们讨论“马戏”的起源,主要着重的是角斗竞技的起源与发展,这是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将是重点讨论对象。就像希腊竞技运动的起源一样,罗马角斗竞技的起源问题较为复杂,无法以单一的地点、背景和简单的线性传播来确定地回答。

主要有埃特鲁里亚起源说和坎帕尼亚起源说两种说法。其一,埃特鲁里亚起源说,约于公元前3世纪传入罗马。1845年,亨斯首次提出了埃特鲁利亚起源说,理查德森后又重申了这一学说。埃特鲁里亚人的角斗活动具有宗教纪念性质,因此并无太多血腥与暴力。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埃特鲁里亚人为了进一步追求感官刺激,他们不但给进行角斗表演的双方提供武器和装备,也设定种种角斗规则。而且埃特鲁里亚人还发展起一种名为血祭的血腥习俗。当埃特鲁利亚人群体中的首领死后,他们会举行两人的生死搏斗,这便是最初的角斗士。

其二,坎帕尼亚起源说。20世纪以来,该起源说颇受关注和重视。维格最先提出此种说法,他认为角斗是在公元前4世纪初,出现于意大利南部的坎帕尼亚。史学家李维认为最早的角斗比赛是由坎帕尼亚人在公元前308年举行的。在比赛中,坎帕尼亚人会身着敌人丢弃的盔甲和武器装备,然后进行决斗比赛。

相关的实物证据比文字资料记载丰富许多。主要包括一些坟墓壁画和南部意大利的花瓶图案,壁画和图案描绘的是角斗的场面。对于两种起源说,罗马角斗竞技的产生应该是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一方面,在王政时代,埃特鲁里亚的个人冒险家或投机家曾一度统治过罗马,深刻影响了罗马的文化。另一方面,坎帕尼亚起源说的考古证据相对丰富和可靠,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因此,罗马人继承埃特鲁里亚和坎帕尼亚角斗这一习俗成为理所当然的事。其他“马戏”形式大体都有着自身的独特起源。譬如,赛车竞技。根据李维在《自建成以来》第一卷记载,在公元前753年创建了罗马城后不久,罗马第一位国王罗慕路斯引进了赛车比赛。

比赛在狭长的峡谷中举行,罗慕路斯将峡谷封闭起来,亲自安排马车和骑士到那里相会。第一次赛车竞技是由于一桩名为掠夺萨宾妇女的事件。罗慕路斯邀请萨宾的男女老少一起观看马车表演,在萨宾男性全身心观看比赛时,罗马士兵出现劫走了萨宾的年轻女性。

罗慕路斯专门选择赛车表演时采取行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赛车比赛的魅力。戏剧表演则起源的时间稍晚一点。公元前3世纪,罗马日渐强盛,开始在文化上吸收希腊文化的精髓,从一开始的照搬、借鉴到后来进行本土化改造,罗马民族文学开始建立。

在学习借鉴希腊文化的过程中,公元前1世纪中叶,“摹拟剧”取代了“阿特拉笑剧”,开始在罗马流行起来。古罗马的“摹拟剧”多以平民生活为素材,悲剧与喜剧成分相互交织,情节内容引人入胜,因而颇受欢迎。概言之,“马戏”的类型繁多,起源时间也不一样,每一种“马戏”形式都有自身的独特起源。

或起源于本土社会,或借鉴于其他地区的文化,但都在罗马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乃至枝繁叶茂。“马戏”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罗马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对罗马社会和政治都产生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