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思漫 > 杂谈 > 正文

​什么是集体经济?

2024-10-14 01:23 来源:咖思漫 点击:

什么是集体经济?

关于振兴乡村,解决三农问题,要发展集体经济,这在理论界似乎形成了共识。但是,对于要发展什么样的集体经济,却缺乏明确的、一致性的认识。在讨论到发展集体经济的时候,许多人用建立“新经济集体形式”的提法,以示与原有的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相区别,这一事实说明,许多人对集体经济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

为此,本文就什么是集体经济的问题,作一个探讨。

一,在集体经济概念认识上的模糊性及其表现

在中国红色文化网上读到了《李昌平谈农村:理直气壮为农村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打开发展空间》(时间:2020-09-05 00:02:18 来源:乡建院 作者:李昌平)一文。文章就解决三农问题或是乡村振兴,关键要发展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文章中谈及: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实行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很多地方确实没有搞懂或者搞错了。原中农办主任陈锡文比笔者权威,在此处引用他的原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集体的资产不可分割到个人;二是集体组织成员享有平等权利

首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不是共有制经济组织。因为法律规定,共有资产可以分割到人,也可以转让共有人持有的资产份额,因此共有制经济的实质是私有经济。有些同志说,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从‘共同共有’变成了‘按份共有’。这不正确,因为无论‘共同共有’还是‘按份共有’,都属于共有制经济,而不是我国农村的集体经济。

其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不是公司、企业性质的经济组织。法律关于公司、企业发起、设立的规定完全不同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现实生活中,公司、企业破产、兼并、重组等情形不可避免,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显然不可能发生此类情形。因此,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设立公司、企业,并依法从事经营活动和承担市场风险。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本身不能改制为公司企业。

此外,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由于提倡实行‘股份合作制’,于是就频频使用‘股份’这个概念。但党和国家从来没有讲过要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为股份制经济组织。因此关于‘股’的概念就要讨论清楚。一般意义上的‘股’,代表的是资产,持有者有权依法对自己持有的‘股’进行处置。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所谓‘股’,其实只是指每个成员在集体资产收益中的具体分配份额,因为集体的资产是不可分割给个人的。对于‘股’,农村基层作为约定俗成的口头表达,问题不大。但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时应当对此有清晰、规范的表述,否则容易混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

读了这段文字,我们看到对集体经济认识上的模糊之处。

第一是理论界搞不清公有制与共有制的区别。公有制是共同所有,共有制是按份共有。

第二是理论界搞不清按资分配的集体所有和按劳分配的集体所有。同样的“股”,前者体现资产所有,后者体现劳动所有,或者说前者体现的是资产份额,后者体现的是劳动份额。

第三是搞不清集体经济形式的区别,资产实体的企业形式,即公司制度,而劳动实体的企业形式,即工社制度。

二,搞清集体经济性质的区别,首先要明确经济的利益主体或企业的生产主体。

为什么对集体经济的性质和特征存在着模糊性呢?

因为对现代社会生产的利益主体不明确,因而对现实的不同集体经济的性质就难以分辩,好似一团乱麻理不清。

因为现实的集体经济是存在着两种形式的。有按资分配的集体经济,也有按劳分配的集体经济。自从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开始,现代社会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或生产方式。一种就是体现资产所有权的经济形式,我们称为产权经济,一种是体现劳动所有权的经济形式,我们称为劳权经济。

同样是产权经济,也有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区分;同样是劳权经济,也有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区分。

那我们应该如何辨别现实中的集体经济性质与特征呢?

在这里的关键首先是要明确社会生产的利益主体或经济活动的利益主体。

产权经济,顾名思义,它的生产主体或利益主体就是资产所有者;而劳权经济,其生产主体或利益主体就是劳动所有者。

现实中的个体经济与集体经济总是以生产主体的数量来区分的:

一个企业,如果是资产所有者独资经营的企业的企业,那我们就说这个企业是个体性质的产权经济;如果一个企业是由多个资产所有者合资经营的企业,那这个企业就属于集体性质的产权经济。

同样的道理,劳权经济的个体经济或集体经济也是根据劳动所有者的数量多少来确定的:一个企业,如果是劳动所有者个体经营为基础的企业,那我们就说这个企业是个体性质的劳权经济;一个企业,如果是由多个劳动者合作劳动为基础的企业,那我们就说这个企业是集体性质的劳权经济。

因此,对于现实种的具体经济形式,我们首先要弄清其生产主体是劳动所有者还是资产所有者,这是区分这种经济是劳权经济还是产权经济的关键;其次要看企业的主体一一劳动所有者或资产所有者参与经营的数量的多少,从而明确它是个体性质的经济还是集体性质的经济。

概括起来,现实的经济形式可以分为四个类别:

1,个体形式的产权经济;例如业主制企业。

2,集体形式的产权经济;例如股份制企业。

3,个体形式的劳权经济;例如目前农村包干到户的生产模式;

4,集体形式的劳权经济;例如之前采用工分制的生产队模式。

现实的、规范的经济形式,基本的就是两类:一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产权经济,分别为资产所有者个体经营的个体经济和资产所有者的合资经济。产权经济的个体和集体是以资产所有者的个体与合作来区分的;一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劳权经济,分别为劳动所有者的个体经营的个体经济和劳动所有者的合作经济。劳权经济的个体与集体是以劳动的个体与合作来区分的。

除了以上两种规范的经济之外,还有一种公有制与产权制度相结合的经济形式。这是介于产权经济与劳权经济的一种过渡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本来是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劳动阶级取得政权之后,为了形成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力基础,以快速积累资金、实现工业化的过渡经济模式。是一种带有临时性质,与社会主义国家过渡时期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由指令性计划控制的非规范经济模式。在此我们不展开讨论。

三,股份制企业是经典的产权类集体经济形式。

股份制,作为一种企业制度,它是以资产所有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资产所有权的企业制度。在二战之后,股份制为什么会成为资本主义社会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形式呢?这是因为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原有的业主制企业形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对生产资料整体性的要求。因此,资产所有者需要联合起来,通过合资经营来满足现代社会生产对生产资料整体性的要求。因此,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条件下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资产所有者最经典的集体企业一一资产所有者合资经营的企业,因而也是最经典的按资分配形式。股份制企业采用股份的形式,来体现资产所有者投入资产的价值量的差别,并按照这种差别来明确资产所有者一一股东在股利分配和企业管理权限上的区别。因此,股份制是比较科学的按资分配制度。同时股份制又采用了股东大会、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来体现股东的资产管理权。

股份制企业制度,由于在管理上体现了股东的资产管理权,在分配上体现了股东的资产分配权。因此,它客观上形成了由股份收入的波动形成的按资分配企业机制。当股利波动作用了股东时,会引起股东肯定或否定企业相应的生产经营行为,从而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来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在产权类企业,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体现。产权企业所以要用工资来预先确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数额,就是为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量的波动,从而体现资产所者对资产所有权的利益要求。因此,对于产权企业而言,劳动力商品化是其存在的必要前提,当劳动者在市场上以合适的价格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方或企业后,劳动力的使用就属于资方和企业的权利,这样企业才能成为满足资产所有者利益要求的方式和过程。工资作为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表现,其作用就是消去劳动者作为生产主体的地位。因此,在产权企业,工资与利润体现的是劳资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劳动力价值预先固定和资产者获得剩余产品这种经济关系;而股份则体现资产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体现股东之间同股同利的按资分配关系。

四,工分制企业是典型的劳权类集体经济形式。

到目前为止,工分制是社会主义实践中最典型的劳权类集体经济形式。

工分制是以劳动所有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企业制度。工分制企业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公有制,即体现了劳动所有权的公有制模式。采用工分制的生产队模式,正是最典型的劳权公有制模式。

工分制是最经典的劳动者集体经营的企业,因而也是最典型的按劳分配形式。生产队采用工分的形式来计量劳动者投入集体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量的差别,并按照这种差别决定社员参与年终分配的权利区别。因此,工分制是比较科学的按劳分配制度。生产队还建立了社员大会、队委会领导下的队长负责制来调节集体生产经营活动。

在劳权类企业,与工资相对应的是公资。在产权企业工资的作用是预先固定劳动者的收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表现为资产所有者的收益波动;在劳权企业公资的作用则是按照市场价格水平预先固定生产资料的价值量,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表现为劳动所有者的收益波动。在这里,公资,作为社会主义集体企业的一个基本范畴,其功能和作用与工资相类似,它预先固定公有的生产资料价值量,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表现为劳动所有者的收益变化,从而使企业成为满足劳动所有者利益要求的方式和过程。公资,作为预先固定生产资料价值量的形式,其作用的实质就是消去资产所有者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劳权企业,工分和消费盈余体现的是劳动者之间按照同工同酬原则进行按劳分配的相互关系,而公资则体现劳动者与公有的生产资料之间的相互关系。

工分制企业与股份制企业的对应区别是什么呢?

1,作为生产主体,具有劳动所有者与资产所有者的区别,即社员与股东的区别;

2,作为体现的利益要求,具有劳动所有权与资产所有权的区别;

3,作为企业制度,具有劳权制度与产权制度的区别;

4,作为经济实体,具有劳动实体与资产实体的区别;

5,作为管理体制,具有社员大会、队委会领导下的队长负责制的劳权管理体制与股东大会、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的产权管理体制的区别;

6,作为分配体制,具有按工分多少分配消费盈余和按照股份多少分配股利的区别;

7,作为企业生产结果分配模式,具有公共需要价值和个体需要价值的结构与剩余价值与必要劳动价值结构的区别;

8,作为分配形式,具有劳动份额制(工分制)与资产份额制(股份制)的区别;

9,作为调节体制,具有制度管理委员会与工会的区别;

10,作为生产方式,具有消费价值生产方式与剩余价值生产方式的区别;

11,作为所有制:具有劳动所有与资产所有的区别。

五,另一种经典的集体经济一一华为模式。

如果说人民公社的生产队是经典的、以体力劳动为主体的集体经济形式,那么,华为模式就是经典的、以智力劳动为主的集体经济形式。

头条上有位网友在谈论华为分配制度(眺望远方的LV 2023-09-19 15:05)时,认为“华为的分配制度,本质就是把年终奖按期分了很多份。”这个说法是符合实际的。

文章讲到:“华为有为,相当程度是华为分配制度的胜利。核心总共就三点:1、普遍持有虚拟股,由员工出资购买;2、虚拟股的主要用途是分红,不具有其他权益,不是《公司法》意义上的股东;3、虚拟股不能向他人出售,离职必须被公司回购。各种持股、分配计划都是上述原则的某种修正。


说破了天,这套制度把中高层员工的中长期利益与公司的利益进行了捆绑。即不像纯雇佣制那样,按月算劳力价格,完全不考虑劳动效果的递延价值;也不像纯股东那样成为食利阶层,永远保持分红权力,永远占有、控制公司资产,收益与风险完全对应;一旦离职,分红收益与你无关。


这套模式本质用‘分红’的名义拉长了‘年终奖’的时间范围,把这个模式换个说法,即某个华为员工的工资由:月工资、季工资、年工资、双年工资、三年工资、五年工资等等组成,就直白了。”

作者在这里指明了华为虚拟股份制与一般股份制的性质区别和特点所在。

据介绍(赵建飞 蒋国强 聂晓红 《华为的力量》第220页,中国工信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华为的股份制演变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1996年期间,公司采用实股,让员工现金购买,既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问题,同时也起到留住人才、留住创业团队的作用。员工以每股一元的价格购入,1993年每股净资产达到了5.83元,1994年为4.59元,1995年为3.91元,员工回报是不错的。第二阶段从1997-2001年,华为的员工持股转向激励为主,采用了工会托管的方式,行使股东权利。第三阶段从2001-2014年,华为实行虚拟股权激励计划。2003年成立了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任正非持股1.07%的占比,其余公司工会持有余下的股份。华为原有的内部员工持股制度和激励计划也平移到华为控股的平台。就华为虚拟股的实际操作来看,它并非一般股份制的股东,员工并非真正的股东,员工股份更多的是一种参与收益分配的一种方式。第四阶段,从2014年开始,华为逐步推行TUP计划,弘扬“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TUP(Timc-bascd Unil Plan)是一种基于绩效的现金激励计划,是中长期的激励工具,其收益与纯净挂钩。就如华为基本法所说的,华为“是用转化为资本这种形式,使劳动、知识以及企业家的管理和风险的累积贡献得到体现的报偿,利用股权的安排,形成公司的中坚力量和保持对公司的有效控制,使公司持续成长”。


从华为员工配股要求看,它是员工要达到一定的级别或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贡献较大的情况下才能有配股机会。因此,这里的股份事实上它不是企业资产的份额制而是企业的劳动份额制一一配股的依据是你的劳动贡献差别而配股的收益性质上是劳动贡献的回报和分享。股份的名称,本是按资分配的资产价值形式,但由于这里参与分配的主体不同,分享的盈余性质(不再是剩余价值)也不同,因而这里的资产形式一一股份下的内容是按劳分配。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华为最厉害的不是它的技术,而是它的‘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华为是毛派企业,它真正实践了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华为的制度力求没有任何人可以躺在资本的温床上吃血统利息”(今日头条:拈花一笑2150 2023-08-30 08:18)。这位网友的精辟论述点明了华为分配制度的本质特征。

当社会生产发展到知识经济形态时,员工创造价值的劳动状况就变得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的计酬方式自然也会变得更为复杂。华为的薪酬体系,是到目前为止的工商企业中最能体现按劳分配要求的分配体系。它的一系列思想和做法,是值得每一个有志于按劳分配的企业学习和效仿的。

与采用工分制的生产队模式相比,华为在劳权制度方面有如下几点创新:

1,适应知识经济形态的要求,华为建立了完善的价值创造认知、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体系,它形成了由职级工资、津贴、资金、分红等多种形式和方法组成的薪酬系统,满足了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需要。

2,华为形成了制度管理体制,达到了制度管理的水平,从而保证企业能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处于自我适应状态。制度管理是集体企业员工自我管理的基本方式。

3,华为还建立了企业教育培训体制,这是与按劳分配企业特点相适应、满足员工需要

的组织结构。



什么是集体经济?

我们首先要弄清,集体经济具有产权经济与劳权经济的性质区别,要弄清产权经济的主体是资产所有者、劳权经济的主体是劳动所有者这个根本性的区别。明确了两种经济的性质与主体的区别,我们就很容易知道:产权经济的集体经济是由多个资产所有者合资经营的经济形式,而劳权经济的集体经济是由多个劳动所有者合作劳动的经济形式。当我们在讨论作为公有制形式的集体经济时,它是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所有者,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差别的集体经济,即以劳动所有者为主体、实现按劳分配的集体经济。这种集体经济的经典形式有两种:采用工分制的生产队模式就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集体经济形式;华为模式则是以智力劳动为主的集体经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