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思漫 > 杂谈 > 正文

​探究苏轼被贬的真实一生

2024-10-09 16:31 来源:咖思漫 点击:

探究苏轼被贬的真实一生

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苏轼一生中三次被贬,可是我觉得这样的说法似乎不太客观,咱们想就此来探究苏轼真实的被贬人生。

苏 轼

苏轼的三次被贬的具体时间节点,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一、第一次被贬(其实不是被贬)

这个节点就在于他的考官欧阳修和新任宰相王安石之间的对决,这个背景就是守旧派和改革派之间的对决,也是就我们在历史课本上所学的“王安石变法”,在变法伊始,宋神宗非常支持王安石,对于反对者,一律予以打压,欧阳修靠边的同时,作为欧阳修得意门生,因为诗词在民间有着极大影响力的苏轼自然逃脱不了,因为这次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堪称与“商鞅变法”意义一致,被宋神宗期待、推崇至致,敢于与之对抗的欧阳修被打压并不意外!但是苏轼这次不再打压之列,是他自请外调做官,在宋神宗的授意之下,苏轼先是担任了杭州通判,很快又调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说说通判和知州

宋初惩五代藩镇之弊,乾德初,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命刑部郎中贾批等充。建隆四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时大都置二员,余置一员,州不及万户不置。武臣知州,小郡亦特置焉。其广南小州,有试秩通判兼能知州者。职掌停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外官则能五代藩镇专态,颇用文臣知州,复设通判以贰之。《宋史·职官志》

从这个当时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通判和知州都是朝廷专门设置的地方大员,通判是可以直接上书给皇帝的监察官,监察的就是知州,此后苏轼又被调任多地知州,可见皇帝对苏轼的重视,要是贬他官,皇帝不会亲自关注,还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可见这第一次的外放确实不是贬官,而是重用他!

二、第二次被贬

就是因为著名的“乌台诗案”。这件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因为他涉及到了王安石变法过程中间出现的一些“他自认为不尽人意”的地方,因为王安石自请外放后,做过多地的地方长官,他走访并见识到了,很多改革过程中自认为不合理的地方。

王安石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细说一下,王安石变法,到底变的是什么法,实际上核心很简单就是国富、兵强,具体措施:

王安石从熙宁元年提出:“治国之道,首先要效法先代,革新现有法度”之后,几乎是一年一部新法,步步推进改革,从实际意义来说王安石的变法确实是可圈可点,但是也有弊病:

(一)富国之法

比如“青苗法”的实施,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富人和穷人之间的阶级矛盾,然而这部法的漏洞在于,农民不向富人借贷,转而向国家借贷,但依然无法缓解农民从根本上摆脱困苦,因为利息会少一些,但依然超过农民阶层的承受能力。说实话,这个法对穷人没有多大好处,但是却能从富人手里得来大把的金钱,也算富国之策了。这也正是达官贵人诟病的缘由,最终老百姓没钱还是贷款缴息,只是收益之人变成了朝廷,苏轼讽刺的是:这样的老百姓和从前没啥两样!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苏轼《山村五绝》

“募役法”的实施,由原来的每户人家出人服兵役,变为政府雇人,人们出钱就可以,这对富人是有一定好处,但是对于贫民来说就成为了负担。

“农田水利法”鼓励开荒、兴修水利,费用按照贫富或者土地多少摊派,这部法促进了农业发展,增加土地面积,水利灌溉有利于农业发展,但是一些地方官员为了政绩考核,有用没用都会强制性地要百姓修水利,此举让老百姓苦不堪言。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其一

定知玉兔十分圆,化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流向月中看。

其二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其三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向西流。

其四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其五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可见这三部法实际意义上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弊病。我们顺便也欣赏一下苏轼讽刺“农田水利法”的绝句!

但是王安石颁布的其它法,

“方田均税法”清丈出实际土地亩数,避免隐瞒土地,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使部分农民免除了赋税,得到实惠。

“市易法”朝廷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同时限制了囤积居奇,稳定物价,也增加了朝廷的收入,使市场的商品交流处于良性发展。

“均输法”设立发运使,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对市场一些物资生产、销售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和运输。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这就是王安石在诗词中颇为诟病的“物资专营”。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节选自苏轼《山村五绝》

(二)强兵之法

由于开国皇帝“杯酒释兵权”后,实行了集中军权、更戍法等制度,虽然它有利于朝廷对军队的控制,但却使北宋朝廷对将帅指挥牵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由此导致军队战斗力较弱。

被出卖的燕云十六州地图

宋朝至宋神宗赵顼(zhào xū)已经是第六位皇帝了,在此时宋朝的燕云十六州(太行山以东的山前 “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妫、儒 、武、云、应、寰、朔、蔚九州, 合计共十六州)还被金国占领,要知道这个地方水肥草美,是除江南以外的粮草之乡,也是历代最大兵马来源之地,自从后唐被辽人占后,一直是支撑这个部落的物资基地。除这片土地之外,宋朝的边境一直遭受契丹等外族的侵袭,军队羸弱一直是宋历代皇帝的心病,而解决此块心病的人就是王安石,所以就连当时朝廷的大佬——三朝重臣曾公亮(曾经举荐过王安石)在答复苏轼的质问时,都说:“上与安石如一人”,因为连他这个对王安石有恩的人都被排除在外了!由此可见,宋神宗对王安石的高度信任以及谋求国家强大的决心!

王安石受命对军队制度进行改革,他颁布了保甲法、裁兵法、置将法、保马法(后改为民牧制)、军器监法等这些法规的颁布,既提高了兵器质量,又提高了军队士兵的素质,不但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还在马匹的数量和质量上提供了保障,这些措施大大增强军队奔袭作战能力。

知道吗?为什么游牧民族的战斗力比较强,因为他们的部队因为马匹体现了很强的机动性,同时马匹的冲击力,就像今天坦克攻击一样,步兵根本就不是对手,骑兵数量的增加就增加了部队的速度、强度和机动性!

骑兵作战

所以王安石的变法是宋神宗以及之前的皇帝所十分期望的,而且这次变法的力度还要比他的老师曾公亮当年提倡的“变法”力度还要大!

从以上的来看,王安石变法总体来说目的是积极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操之过急,不能得到民众的充分理解 ,同时又难免有诸多照顾不到的层面,使得守旧派抓住弊病频频反击。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节选自苏轼《山村五绝﹒一》

细说一下著名的“乌台诗案”弹劾过程,元丰二年的1079年,苏轼由徐州转任湖州知州,他按照常例写了《湖州谢上表》,其中有一句“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意思是说,他不屑与当朝新派人物(王安石)合作,表达对新法产生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的不满。最先弹劾苏轼的就是我们熟悉的《天工开物》作者沈括,此人当时任职检正中书刑房,当时他在苏轼辖区访查,但当时并没有引起注意,但是后来由御史台等更多官员引用苏轼的那几句话进行弹劾,这才使得宋神宗大为恼火,认为他是攻击朝廷和新法,于是下令查办!在审讯中御史舒亶引用《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为素材弹劾:

“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盖陛下发钱(指青苗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

这个案子由大理寺审结,判了两年,但是御史台极力反对再由审刑院终审,支持了大理寺“当徒二年,会赦当原”的决定,这件事情因为皇帝的全程参与,很多人都为苏轼求情,

宰相吴充直言:“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太皇太后曹氏也出面干预:“昔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而杀之可乎?”章惇等人亦出面力挽

元丰二年的1079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圣谕下发,苏轼终免一死,贬谪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

这是苏轼的真正第一次被贬。我们来看看团练副使是一个从六品职位,专门用来安置被贬官员的,“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实际就是一个虚职,说是部长下面的一个副司长,还是一个增设的虚职!

这一次是真贬了!值得夸赞的是王安石还为他求了情,可见王安石对于当时变法的不同意见还是有包容性和不断更正之考虑的!

由于苏轼的被贬是因为“诗案”引发,作为诗人的苏轼受到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他的思想开始了转变,怎么转变?一句话就是当初还是“奋厉有当世志”的政治人生,转变为寄情山水的自然人生。他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政治人生进行了彻底的放弃。

第三次被贬

苏轼在黄州期间可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官员,他只能寄情自然,贫穷却悠然自得,然而神宗驾崩,新皇帝继位之后,司马光被太后起用,著名的乌台诗案当事人肯定是在召回重用之列的,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的苏轼被召回朝中一路升官,但是苏轼的性格却又看不惯当权的守旧派对改革派的处处排挤打压,于是又忍不住上书痛陈旧党执政后的种种弊病,由此引发不满,吃过亏的苏轼 “故技重施”,请求外任。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1089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知杭州,龙图阁就是一个虚职,他知州杭州,才是一个真正的官职。

我识南屏金鲫鱼,重来拊槛散斋余。还従旧社得心印,似省前生觅手书。

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谁怜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忆孟诸。

苏轼《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

来杭州的第二年苏轼着手疏浚西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经历过生死动荡的苏轼的成熟,他不在通过诗词来映射谁,而是利用现有的能力来实实在在地为民众办实事,如今我们在杭州看到的“苏字号”景观就是他用行动证明自己不只是一个“笔墨侠”,更是个务实主义者。这个时候的官职可以说是一个“从二品”的官职。

杭州西湖

第四次被贬

高太后去世后的1094年绍圣元年六月,宋哲宗赵煦重新启用王安石,苏轼再次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阳),这个曾经让杨贵妃“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岭南地区,也让苏轼大展身手,他拿出皇帝曾经赏赐给他的银子,把这里的“西湖”也进行了疏浚,老百姓十分高兴,“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诗人用它的笔墨记录下了当时人们喜不自禁的情景。这时的苏轼已经60岁了,他用一生的动荡为墨、用自己的毅力为笔,记载了他坚强、动荡却又不平凡的半生。

第五次被贬

这些成绩并没有感动革新派,虽然他的这些举动,都在践行改革派的一些主张,但他已经成为了改革派“黑名单”上的人物。

1097年的绍圣四年,苏轼再此被流放到

海南岛儋州

海南岛儋州,起因却是很狗血,原因就是苏轼为他病亡的侍妾朝云写了几首悼念诗词,被人弹劾。

苏轼终其一生都是在这样贬官和复职的颠簸之中,他非常适应这样的场景,来到海南之后,他办学堂正学风,很多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求学,到宋徽宗继位后,让他北上的时候,他已经颇得民众喜爱,许多人恋恋不舍,他写下了《别海南黎民表》做别离劝慰: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1100年的元符三年四月,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北归途中,次年在常州亡故,享年65岁。据记载苏轼是北上复任朝奉郎,而这个官职也就是个正七品!。

苏轼起起伏伏的个中原因

苏轼从其跟随父亲参加科举,到在朝为官,他其实并不是哪一边的人物,实际上就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坚持的真理只有一个就是事实,他为什么在欧阳修还当权的时候就自请外调,就是不想参与太多的是是非非,然而,他在地方任职的时候,又不可避免地看到改革过程中不尽人意的地方,就自然吟诗赋词予以事实求是地评价,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无疑就是与朝廷对着干,所以很容易地被投机钻营者找到把柄予以打击。

苏轼书法

在经历被置之死地的劫后余生,苏轼开始思考,他远离政治,寄情生活,然而这都无法逃脱打击,当他为红颜知己写诗词表达思念之苦时,仍然被弹劾“活的太自在,不注重朝廷事宜”而被流放到海南,应该说被流放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一种惩罚,就是这么个残酷的现实。“这么做也不行,那么干也不对”的百般无奈中,他在海南办学育人,自谋生路,因受到了百姓更大的爱戴,却名扬千里之外。

这其中的原因,说复杂其实很简单,因为他身上有“守旧派”的标签。

苏轼的一生

人生最好的年华,苏轼却因为自己的敢说敢为,一直在被贬下去,被提起来,再被贬下去,直至被流放。

他当年因为嘲笑改革派王安石的“水利法”而获罪,后来的他先后在杭州、颍州(今安徽阜阳)、惠州(今广东惠阳)修渠疏浚,被后人赞为“东坡处处筑苏堤”,可谓是为朝廷当权者树立了很好的样板,正因为这样的样板,让“改革派”心里难受,至于他的屡屡被贬与此有没有关联,没有文献记载,但是我认为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他被流放到海南儋州的时候,抱着 “必死无疑”的心思,把家属安置在惠州,自己独身前往,没有住所,苏东坡就在桄榔林中自己搭茅屋,题名“桄榔庵”, “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他坚毅的性格也反映出了一个真实乐观的苏东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然而,得到宋徽宗招他北上的消息,苏东坡在真州却写出了人生的绝笔,也给自己一个总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像已烧成灰的木头,身体像没有系缆绳的小船。如果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苏轼古迹景观

这时候的苏轼自感不久人世,他自“乌台诗案”之后养成了不涉及政治的习惯,临死还是这样中肯对自己进行定论,并没有半点针砭时弊的字眼,一颗棱角鲜明的玉石就这么被磨成了齑粉!

可叹!